贾元春临死托梦 贾元春最后在向家里人托梦,告诉家里人要提早抽身,但是贾元春这一次告知,很明显和秦可卿不一样。 贾元春的曲子是《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
《红楼梦》中贾元春为什么不喜欢林黛玉
贾元春为什么不喜欢林黛玉 元春为什么不喜欢林黛玉?应该是跟端午节赏赐礼品有关系。薛宝钗和贾宝玉的礼物是一样的,而
2020-05-21
贾元春临死托梦 贾元春最后在向家里人托梦,告诉家里人要提早抽身,但是贾元春这一次告知,很明显和秦可卿不一样。 贾元春的曲子是《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
贾元春临死托梦
贾元春最后在向家里人托梦,告诉家里人要提早抽身,但是贾元春这一次告知,很明显和秦可卿不一样。
贾元春的曲子是《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曲子里有一种急迫感,也有一种无计可施,任凭事态发展的悲凉。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说明元春对于大难的突然降临是没有预知的,这和她刚开始突然封妃是一样的状态,完全没有预感。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说明她完全处在一种任人宰割的状态。而那句“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告”,是她最后真正的生存状态。贾元春一直生活在皇宫里,因此路远山高完全是一个形容词。她离家乡并不远,而且她也说过,家里人每个月都可以去宫里看她。但是这句路远山高说明了,她最后的时候和家人之间困难重重,而且音讯不通,要靠托梦的方式来给家里人传递消息。
我们知道,贾府供养了很多宫里的太监,这些太监们平时对贾府各种勒索敲诈,但是也会向贾府透漏一些宫里的消息。当初元春被封为凤藻宫尚书的时候,就是夏太监提前告知的。元春让家里人帮她去清虚观打醮,也是靠着这些太监们来和家里人联络的。但是元春最后的时候,完全不是一个自由身,她和外界都失去了联系,眼睁睁把万事全抛,想告诉家里人出事了,让家人赶紧提前防范,赶紧抽身,但是消息却送不出去了。
这说明元春最后是被监禁了,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才会是这样的状态。自己的消息送不出去,家里的事情她也不知道。她突然获了罪,而且很严重,这个罪还跟她家里有关系,所以她想告诉家里,她快要死了,让家里人赶紧抽身,但是她被监禁,所有的消息都不能送到家里,只能以托梦的方式告诉父母,而且迫切的希望家里人能收到她这个梦。
贾元春判词的最后一句“虎兕相逢大梦归”,也是在说她的结局。“虎”和“兕”都是一种猛兽,暗指她是在两股势力的交锋中失去了性命。这两股势力都以元春作为了筹码,所以在这场交战中,元春肯定不能再和以前一样,她必须是被限制的,而且是不容她家里插手的,等待这两股势力交战的最终结局,是重获光明还是一败涂地,都由这两股力量交战的最终结果来决定。当然元春肯定是站在了失败的那一方,因为她最后丢了性命。
元春托梦原文介绍
原文里的贾母曾经有很强烈的预感,原文写道:
薛姨妈道:"上年原病过一次,也就好了。这回又没听见元妃有什么病,只闻那府里头几天老太太不大受用, 合上眼便看见元妃娘娘,众人都不放心,直至打听起来,又没有什么事。到了大前儿晚上,老太太亲口说是:‘怎么元妃独自一个人到我这里 ? ’
众人只道是病中想的话,总不信,老太太又说:‘你们不信,元妃还与我说是荣华易尽,须要退步抽身。'
众人都说:‘谁不想到?这是有年纪的人思前想后的心事。’所以也不当件事,恰好第二天早起,里头吵嚷出来说娘娘病重,宣各诰命进去请安。他们就惊疑地了不得,赶着进去,他们还没有出来,我们家里已听见贵妃薨逝了。你想外头的讹言,家里的疑心,恰碰在一处,可奇不奇!芳魂一去了此生,故来话别母女情
得知元春薨逝,王夫人悲不自胜,只哭得声嘶力竭、喉咙干痛。夜晚,本无睡意,脑子里却昏昏沉沉朦朦胧胧起来——
自己似乎就在家中端坐,女儿元春却披头撒发、身着亵衣飘然而至。元春来到王夫人面前,突然双膝跪倒,大礼叩拜:“母亲,女儿特来辞行,受女儿一拜。”
王夫人一见,忙欲伸手搀起:“贵妃娘娘这如何使得?折煞我了,快起来!”
元春直挺挺地跪在王夫人面前,哭诉道:“母亲不必如此惶恐,如今我不是什么贵妃娘娘,只是以女儿身份向您辞行。女儿不孝,终不能为母亲堂前尽孝、侍奉汤药;骨肉亲情就此散了。”
王夫人哭道:“我的儿呀,这可如何是好?你似有话要说,尽管说来,母亲倾听便是。”元春说道:“非是女儿要违背孝道埋怨母亲,您怎能行此糊涂事?这荣国府里,牺牲我一个人也就够了,何苦还要搭上宝玉?”
王夫人一脸愕然,问道:“这话从何说起呀?”
元春说道:“女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这深宫里提心吊胆十几年,身在高处不胜寒。我的孤苦委屈,竟不敢向母亲哭诉倾吐半句,只希望能周全宝玉的幸福。母亲怎么连这点心愿都不肯成全女儿?”端阳节日赐婚礼,竟是另有隐晦情
王夫人一头雾水,追问道:“我的儿,这话倒是让我更加糊涂了。”
元春哭道:“母亲不要瞒我了。我以前为肉体所桎梏拖累,难免闭目塞听,如今解脱出来,反而万事看得通透清明了。那日,我端阳节赐礼,明明把林妹妹和宝玉的礼物赐的相同,为何却换成了宝钗的?
第二天一早,宝玉来向我谢恩释疑,女儿便明白了,这竟是母亲的意思?母亲为何要‘调包’呢?您明知道,宝玉离开黛玉就活不成,何苦硬要拆散他们?”
王夫人羞愧难当,低头垂泪道:“儿啊,你有所不知,我们家内囊已经尽上来了,寅吃卯粮,入不敷出,连粳米都吃不起了。倘若宝玉能娶了宝钗,至少你薛姨妈家,家境殷实,或可周济。”
元春苦笑道:“母亲亦发糊涂了,那薛姨妈也是个悭吝计较的人,纵然他们家有金山银山,难道会填我们家这无底洞不成?她也是家业凋敝才来投靠我们的,如何让她周济?她又岂肯做这种损己利人的事?
微信搜索公众号【醉爱红楼(zui2honglou)】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1。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