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是红楼梦中的四丫头,最后出家做了女尼姑,结局难免让人扼腕。虽然说惜春最年幼,却是个冷美人。
《红楼梦》中贾惜春作画为何要请一年的假
贾惜春作画为何要请一年的假 《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后,因为感叹大观园就像是一幅年画儿,于是贾母大喜过望,便给
2020-06-13
惜春是红楼梦中的四丫头,最后出家做了女尼姑,结局难免让人扼腕。虽然说惜春最年幼,却是个冷美人。
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曹雪芹通过冷子兴之口,明确交代了惜春是宁国府贾珍的胞妹(同母嫡出的亲妹妹)。
第三回,林黛玉离开扬州进京投奔外祖母,贾府三姐妹第一次出场,此时的迎春似为14岁(与宝钗、袭人、晴雯同庚),探春11岁(月份应比黛玉小),惜春大约8、9岁的光景(曹雪芹只用了四个字描写她“形容尚小”)。而这时候惜春的亲侄儿贾蓉大约17、8岁,已婚(娶了秦可卿);胞兄贾珍年近40,两兄妹相差了约30岁。若按照林黛玉初进贾府时6岁计算,惜春只能有3、4岁,她与贾珍的年龄差距会更大。
那时候没有计划生育这一说,贾珍、惜春若有同胞兄弟姊妹六七个,一母所生倒有可能。就像三十年前的中国农村,顺其自然地生孩子,平均三四年生一个,老大比老幺年长30岁,甚至侄儿还比小叔大几岁,并不罕见。但宁国府“玉”字辈嫡系中只有贾珍、惜春兄妹二人,出生时间间隔如此之长就有些疑问了。照此推理,倘若惜春果真是贾敬的女儿,那基本上只能是继母所生(也算嫡出),或姨娘所生(庶出),其生母的年龄与贾珍相差不会太多,甚至有可能比贾珍还略小。
书中交代,“因贾母疼爱孙女,故迎春、探春、惜春三人都跟随祖母身边”。宁国府乃贾氏长房,即便惜春一落地亲娘就死了,她还有亲爹、亲哥、亲嫂子(尤氏),她老爸也犯不着将自己唯一的女儿交与堂弟媳妇王夫人去抚养。
从老祖宗贾母这头论,惜春只是她远房堂侄孙女,元迎探惜四个孙女,唯独四小姐惜春与祖母没有血缘关系。
第四十六回“鸳鸯女誓绝鸳鸯偶”,邢夫人为老公贾赦做媒想讨鸳鸯(贾母的贴身侍女)做小老婆,鸳鸯誓死不从。贾母听了,气的浑身打颤,对邢夫人道,“我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你们还要来算计!”因见王夫人在旁,便又训斥王夫人道,“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顺,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来要。剩了这个好丫头,见我待她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她,好摆弄我。”
王夫人忙站起身,不敢还一言。在座的薛姨妈见王夫人挨熊了,反不好劝了。大少奶奶李纨见此光景,便带着姊妹们出去了。三小姐探春是个有心人,想王夫人虽有委屈,如何敢辩?薛姨妈是王夫人妹妹,自然也不好辩。宝钗也不好为大姨妈分辨。李纨、凤姐是媳妇(儿媳侄媳),宝玉是儿子,益发不敢辩。这正是用着女孩儿之时——迎春老实,惜春小——因此,在窗外听了一会,进屋赔笑向贾母道:“这事与我们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的事,小婶子如何知道?”
有胆有识的探春,一句话点醒了贾母,巧妙地化解了一场“婆媳危机”。
从这个桥段隐约可以看出,迎春、探春、惜春似乎都是贾政的女儿。按说迎春是贾赦的女儿,即便性格开朗,也没有站在婶娘(王夫人)的立场上,说自己父母(贾赦、邢夫人)不是的道理。而惜春即使大了几岁,能说会道,邢、王两位(远房)婶娘论亲疏与她同等距离,她也只能保持沉默。唯有自家的女孩儿,才能为母亲(嫡母)辩解。
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王熙凤因小产卧倒病榻,三小姐探春奉王夫人之命料理家务,为"拯救"家族,实施了多项改革措施。病中的凤姐与平儿私下议论(一是家中几位小姐、少爷及老太太日后婚丧的开支,二是凤姐想寻找“臂膀”拉探春入伙),但前后两次均只说迎春一人“不算这里的人(“那边”大老爷贾赦的女儿)”,开支不用“这边”(贾政、王夫人这一房)承担。惜春却只字未提,按理说惜春更不算这里的人,她是宁国府贾敬的女儿,比二小姐迎春与贾政的关系又隔了一层,迎春是贾政亲侄女儿,而惜春只是堂侄女。但听凤、平二人的口吻,惜春完全算作是“这边”(贾政)的人——
平儿道:“将来还有三四位姑娘,还有两三个小爷,一位老太太,这几件大事未完呢”。
凤姐道:“宝玉和林妹妹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体己拿出来。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剩下三四个(探春、贾兰),每人花上七八千两银子。环哥娶亲有限,花上三千两银子。老太太的事出来,一应都是全了的……”
凤姐又说:“我正愁没个膀臂,虽有个宝玉,他又不是这里头的货,纵收伏了他也不中用。二姑娘更不中用(太老实,是个木头),况且不是这屋里的人。四姑娘小呢。兰小子和环儿更是燎了毛的小冻猫……”
迎春是贾赦的女儿,当然“不是这屋里(贾政)的人”。惜春是宁国府的人,怎么反倒成了“这屋里的人”?贾政这一房男婚女嫁,除了宝玉、黛玉有贾母掏钱;凤姐歧视贾环,只预备花个三千两银子;此外“剩下三四个”,每人七八千。去掉宝玉、黛玉、贾环,还剩下探春、贾兰两位,至多只能说“两三个”,“三四个”里面显然包括惜春在内。
第六十三回“死金丹独艳亲理丧”,在道观中修炼的贾敬为求长生不老,误食金丹一命呜呼。作为死者唯一的亲生女儿,惜春本应在灵前守孝,即使闺阁千金抛头露面不甚方便,起码大殓之日应该参加,而作者却只字未提。也许曹雪芹惜字如金,但连起码的“丧父之痛”“悲戚之情”都未曾有一丝交代,这就不免令人疑窦丛生。
以上种种,似乎印证了著名作家张爱玲的观点:惜春原本就是贾政的女儿,很有可能乃周姨娘所生。而渔樵以为,非但惜春,甚至连迎春,原本都是贾政的女儿(同父异母)。
但曹雪芹写着写着思路有了变化,为了更好地安排情节、塑造人物,结构与情节略有调整,又将惜春写成了贾敬的女儿(迎春成了贾赦的女儿)。但百密一疏,留下了种种“蛛丝马迹”。
描写惜春性格最精彩之处,当属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避嫌隙杜绝宁国府”。惜春胆小怕事,为了洁身自保,置贴身丫鬟入画的死活而不顾(如何处置入画王熙凤让惜春自己定夺,她若想帮如画只是举手之劳),她却说“嫂子别饶她,我这里人多,要不管了她,那些大的听见了,又不知怎么样呢。嫂子要依她,我也不依!”翌日,惜春遣人请来尤氏,将昨夜抄捡之事告诉了尤氏,说“快带了入画去,或打,或杀、或买,我一概不问”!且越说越来劲儿,“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里去了。况且近日闻得多少议论,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排”。从此与“只有门前两只石头狮子是干净的”宁国府彻底切割。惜春的天性孤僻,嘴冷心冷,如现眼前。
若仔细琢磨琢磨,惜春的身世还真有点扑朔迷离。
微信搜索公众号【醉爱红楼(zui2honglou)】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1。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