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是精灵十二钗之一,大家都喊她凤辣子,我们一起来看看王熙凤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红楼梦》中王子腾和王熙凤什么关系,王子腾
王子腾和王熙凤是什么关系 王熙凤是王子腾的女儿 因为《红楼梦》里有多处清楚地谈到王熙凤的出身:第二回《贾夫人仙逝
2020-09-02
王熙凤是精灵十二钗之一,大家都喊她凤辣子,我们一起来看看王熙凤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八面玲珑,泼辣,霸气
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王熙凤最显著的性格特点:“五辣俱全”,即香辣、麻辣、泼辣、酸辣、毒辣。
王熙凤的性格就是这样一个由多种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要素有机组合的性格系统,充满灵肉的拼搏,善恶的抗争,美丑的冲突,倨敬的牴牾,荣辱的嬗递,哀乐的消长……
王熙凤的性格又是善恶兼具的。有关王熙凤的恶迹,明显不过的要数凤姐指使惩治撒泼耍赖的焦大(第七回),“毒设相思局”治死那“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贾瑞(第十一、十二回),“弄权铁槛寺”收受老尼的银子却弄得金哥一对有情人自缢投河(第十五、十六回)。她当着平儿,挖苦贾琏“眼馋肚饱”,“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第十六回)。在赵嬷嬷面前,又嘲弄贾琏“拿着皮肉,倒往那不相干的外人身上贴”,“有内人的他才慈软呢,他在咱们娘儿们跟前才是刚硬呢。”(第十六回)他这番尽声尽情的说笑,流露的是蕴蓄在她内心的妒意,笑里含着酸,乐中茹着苦。
王熙凤与贾琏的关系在《红楼梦》中表现得极为独特,极为复杂,也极为深刻。他们除了夫妻间的亲昵作爱的相融、争风吃醋的龃龉,尚有着隐含的争权夺利的冲突,传递出了大量的社会信息。 他们的关系显示了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相互联络、依存。王熙凤在贾家的特殊地位、她所以能挟住贾琏靠的正是王府的财势和这种网络关系。她曾两次向贾琏炫耀王府的富贵,说:“那时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第十六回)
她待下人骄横跋扈,颐指气使,在贾母王夫人面前则卑恭温顺,俯首贴耳;她在得意时心高气傲,争强好胜,不得意时便心灰意懒,乃至想抽头退步;她平素行事果断坚决,胆大妄为,一遇上邢夫人便疑虑重重,畏葸难前;她常是一脸庄重尊荣、怡然自得的样子,但又不时露出轻浮浅薄,甚或赧颜生愧;她经常是情致勃发、兴高采烈、欢声笑语,但也曾着气含悲,心灰意冷,哀哀哭泣……这还仅仅是我们在前八十回看到的王熙凤,就已经如此复杂丰厚、多姿多采了,如果能看到曹雪芹后半部原稿,我们肯定还可以为王熙凤的性格结构增添上几种新的要素。
所以,王熙凤的性格,并非是单一的线性结构,而是复杂的网络结构,是由一组组相互对立统一的要素组成的。构成王熙凤性格结构的诸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集合于王熙凤内在的性格核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王熙凤的性格核心,便是她的权势欲和金钱欲,她的所有性格表象,情感波动,都由她的权势欲和金钱欲衍生、支配,都因金钱权势的得失而转化,而向着两极辐射。她作恶,固然是为攫取金钱、权势;行善,则因她有钱有势。她骄横跋扈,颐指气使,是在运用权势,让人服服贴贴;她卑恭温顺,俯首贴耳,是在邀怜取宠,巩固权势。她心高气傲,争强好胜,怡然自得,情致勃发,是顺利得势时的表现;她心灰意懒,畏葸难前,赧颜生愧,着气含悲,是受挫失势时的表露。正是这种对金钱和权势的无穷贪欲构成了王熙凤性格的稳定性因素。她的各种性格要素,均以她的权势欲、金钱欲为核心,互相联系,互相转化,互为因果,组合成为一个复杂有序的性格系统。
一、凤姐的美貌与乖巧的特点:
还在凤姐未出场之前,作者就借冷子兴之口向读者这样介绍她:“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后来,周瑞家的向刘姥姥这样描绘她:这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比是人都大呢。如今出挑得美人儿似的,少说着只怕有一万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他呢。她的出场是从初到贾府的林黛玉眼中开始的——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付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仙纪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譬,结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顶上级着赤金盘缡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跟,两弯一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南京所谓‘辣子’。你只叫他‘风辣子’就是了.......”黛玉虽不曾识面,听见她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的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学名叫做王熙凤。黛玉忙赔笑见礼,以“嫂”呼之。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一回,便仍送至贾母的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魄,竞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别再提了。”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了,该打,该打”又忙拉黛玉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黛玉一一答应。一面熙凤又问人:“林姑娘的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屋子,叫他们歇歇儿去。””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且人皆屏息,她独放诞。特别是神情活跃,装饰辉煌,气势更高人一等。
贾瑞见了凤姐,居然敢起非念,想是凤姐的魅力难挡;贾琏和鲍二的偷情之后,闹了一天,看见凤姐“黄黄脸儿”,倒觉比往常更可爱;刘老老见了凤姐自然是眼花缭乱,不知道如何动作才好……这些又都从侧面描绘了凤姐的含威夹媚的美貌;应当说,这样一个美人完全区别于宝钗的“冷”和黛玉的“病”,她更容易激起世俗男人的愿望,更象一个真实的具体的有血有肉的美人。
宝玉曾说:若说老太太只喜欢会说话的,那只有凤姐姐和林妹妹可疼,宝钗曾说:凤丫头说笑过后也就罢了,偏偏林丫头爱用春秋的法子……这两个人的评价无疑很公道地说出了凤姐性格中风趣幽默的一面,也正是这一面使得她在老太太面前八面玲珑,在众姐妹面前谈笑风生,在下人面前威恩并重。凤姐的风趣也源于她的智慧,在前面曾说过凤姐也是冰雪聪明的女人,可惜家里当男孩养,却没当男孩教,不然象凤姐这般看看账单就能念出司棋表哥的情书,在识文断字的嫂妹等面前说出不笑掉大牙的“一夜北风紧”的句子的女人岂非要和钗黛共分秋色?书中曾多次描写凤姐的风趣,时间地点对象情境不一样,但都能由她几语添色增辉,如:对贾琏说“国舅老爷大喜”,几分娇媚;钗黛宝斗口时“大热天的你们谁吃了生姜”,几分细致入微和体贴;老太太额上的包是来盛福寿的,几分急中生智;“我们大家也放炮仗──散了吧”,几分不露狰狞的逐客之道。凤姐的风趣和幽默是她性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也是调和人物关系,发展故事情节的不可或缺的佐味。作者用画家的皴染法,先画出这个人物的大致轮廓和主要特征,使读者心里隐然有一凤姐;然后再通过一次次的具体描绘,使凤姐儿这一形像更加丰富饱满,栩栩如生。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神形兼备的活生生的凤姐儿!她的形像,她的神态,她的地位,她的气势,她的性格乃至灵魂,一刹那间全显露出来了。而且是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先领其神。她那一番精采地表演,更是八面玲珑,有声有色,令人绝倒。脂现斋读到这里,情不自禁地喝彩道:“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走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
二、凤姐卓越不群的才干
曹雪芹对凤姐儿这个人物,是从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式地进行塑造的,是从四面八方来写的,除贾母之外,王熙凤便是贾府最实际的权威人物,这种特殊的地位和身份,使她与贾府的主仆上下,男女老少,各色人等,发生广泛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她能在规模庞大严整、事务繁冗复杂的荣国府取得当家管事、威令众人的地位,是与她的高出众人的才干分不开的。王熙凤具有独到的权术机变,她凭着自己的才智与心机,在纵横绞缠的矛盾之中始终把握最有利于自己的环节,看风使船,多方应付。她处在各种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心,其性格也就从四面八方得到映照;曹雪芹对凤姐儿这个人物,可以说既爱又恨,对她既有赞扬,又有鞭挞。凤姐的管理本事是史太君之下首屈一指的,有几件事就可以反应出来。
最明显的莫过她协理宁国府一段,她能一眼看出宁府的管理存在几种弊端,并能立即拿出处理的方针,在关键时刻手舌不软,恐怕许多现代的管理者也要自愧不如。
再如刘老老进贾府认亲时,凤姐对其来历不清楚,就不贸然行事,而是让周瑞家的先去向王夫人问个明白,讨个示下,然后才定出处理计划,头脑可谓清爽。她的才能还表现在她笼络住平儿这样一位得力心腹和助手,没有平儿,她将照顾不到许多方面,但若平儿没有凤姐,恐怕更难胜任林林总总的府中大小事物。没有人怀疑王熙凤的姿容、口才、心计,她快人快语,爱出风头并不令人可憎,谁在言语上吃了“凤姐”的亏,遭了算计,往往多是愉快地认输。我们更要充分肯定“凤姐”的才干,在贾府众多人口中,王熙凤是一个难得的治家理财的行家,男人们也少有出其右者。一个连帐也不会看的二十岁女子,可以调动得诺大一个贾府里里外外都围着她转,有时连自称年轻时口齿心计都胜过她十倍的贾母,也不能不按照她的安排行事。聪明能干,是王熙凤的主体性格之—。曹雪芹用许多笔墨描写她这一性格特点。她作为贾府的女管家,地位显赫,但也责任重大。要管好“三百余口人,一天也有一二十件事,竟如乱麻一般”的贾府,谈何容易!府内穷奢极侈的生活,挥金如土的耗费,豪奴悍仆的差遣约束等等;外面皇亲国戚的贺吊应酬,亲朋故旧的婚丧嫁娶、喜庆寿诞,侯门府第的送往迎来,繁文缛节等等,这一大摊子庞杂琐碎千头万绪的事体,都要由她处理、过问、决断。她是贾府里的大忙人,忙忙的几乎到了:“不可一日无此君”的地步。脂砚斋曾这样批道:“纸上虽一回两回中或有不能写到阿凤之事;然亦有阿凤在彼处手忙心忙矣。”忙则忙矣,然而凤姐管起来,无论大事小情,里里外外,都是井然有序,妥帖周详。
写到这里,凤姐的干练能力已经表现的相当充分了;然而曹雪芹并未到此止笔,他又用烘云托月之法,进一步突出凤姐这位“脂粉队里的英雄”:这日伴宿之夕,亲朋满座,尤氏卧于内室,一切张罗款待,都是凤姐一人周全应承,合族中虽有许多妯娌,也有言语钝拙的,也有举止轻浮的,也有羞口羞脚不惯见人的,也有俱贵怯官的,越显得凤姐飒爽风流,典则俊雅,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了。王熙凤这种管理才能,在贾府里确实是出类拔萃的,不但是尤氏、李纨、邢夫人、王夫人所望尘莫及,就是贾政、贾珍、贾琏这些“须眉男子”,也是万不及一。
三、凤姐的聪明心机
曹雪芹还通过日常生活细节,描绘和刻画她的“心机又极细深”,足智多谋的个性特点。这个“少说也有一万个心眼子”的凤姐,为人处世、时时处处都是以“我”为中心。有利的事,她先抓尖;不利的事,她远远避开,或者推到别人身上。她在贾母面前充分地发挥着诙谐的才能。贾母为了贾赦讨鸳鸯做妾而大生气,一家人都吓得战战兢兢,这时候是她显本事的机会了。她首先假意地反派了贾母的不是,她说:谁叫老太太会调理人,把人调理得水葱儿似的;如果我是男人,我也要她。这样逗得老太太发笑,然后打起牌来,又故意输钱,故意抵赖—如她治贾瑞的手段,应当说对贾瑞这种人,读者的态度是觉得可怜又可笑的。凤姐未免毒辣(置于死地是否凤姐原意还待考),但整个事件中她几乎未怎么面却是令人寻味的,贾蔷贾蓉在这儿成了凤姐的工具再以后是偷梁换柱主办宝玉和宝钗的婚事,这样的主意大概也只有凤姐能够想得出来,还细节到借用紫鹃去婚堂。
特别是第六十七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把凤姐的心机、狠毒、泼辣,表现的淋漓尽致。她一方面用花言巧语,假意殷勤把尤二姐骗得滴溜转,对她言听计从,感激不尽,跟她回到了大观园。在贾母和众人面前逞贤良;与此同时,她又使人挑唆张华告状,只叫她要原妻。又俏命旺儿“务将张华致死,剪草除根,保住自己的名声。”安排已定,便去大闹宁国府,把尤氏骂得狗血喷头,“揉成了面团儿”。接着借秋桐之刀杀死尤二姐。凤姐这一系列恶行,由于筹划周密,想得周详,能够通行无阻,步步按其设计实现,且做的点滴不露,显示了她女奸雄的“大智”。
聪明的凤姐意识到,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她要站稳脚跟,保住她的地位和权势,她必须靠定“太上皇”贾母和实权派王夫人这“两座山”。于是,她确定了向二房“一边倒”的路线。“看老太太的眼色行事”,是她的行动宗旨。她在贾母前装乖卖巧,打诨插科,想尽一切点子,使出浑身解数拍贾母的“马屁”,而且瞅的准,拍的好,使贾母感到喜心惬意,浑身舒坦。她把个“老祖宗”捧得团团转,疼她爱她,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她,她好“挟天子以令诸侯”。正如沈慕韩评价:“舌烂莲花迷五色,心藏机械刻三分。”实际上正是这样——由于她受到贾母的宠爱和王夫人的信任,她才成了贾府的权倾一时的掌权者。应当说,凤姐行恶的一面,很有女性的特征,将女性的智慧运用得入木三分;这一点,那个夏金桂与之相比就差远了!
四、凤姐的阴险狠毒的性格
作者还在许多地方刻画凤姐的狡诈,譬如听说鲍二家的被打后上吊而死,她家里将要打官司,她起初也暗吃一惊,但立刻就说不许赏她们的钱,还要反告她们一个“借尸讹诈”。又如王夫人根据下边的私诉而查问凤姐扣发月钱的事,她一走出来就发话示威,说“从今倒要干几件刻薄事了”。这都是她得之于一般旧社会的权术的心传。为了感到命运之威胁和地位动摇的恐怖,她必须用尽一切阴谋与残酷,以控制环境,以排除异己。王熙凤最本质的性格特征是贪权、好利、阴险、狠毒。正如小厮兴儿所表述的:他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如今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两个,没有不恨他的,只不过面子情儿伯他。皆因他一时看得人都不及他,只一味哄着老太太、太太两个人喜欢。他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没人敢拦他。又恨不的把银子钱省下来了,堆成山,好叫老太太、太太说他会过日子。殊不知苦了下人,他讨好儿。或有好事,他就不等别人去说,他先抓尖。或有不好的事,或他自己错了,他就一缩头,推到别人身上去;他还在旁边拨火儿。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脚底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其灵魂是阴森可怖的。她自言“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除生活享受、权利争夺之外,她几乎没有什么精神生活可言。她极度的贪权好利,贾府的用人行政,大多不出她的手心。有利的事,她先抓尖;不利的事,她远远避开,或者推到别人身上。她“弄权铁槛寺”,无所顾忌地用两条人命换得三千两贿金,而且“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所作所为,诸如此类,不可胜数”;她克扣上下人等的月例银子,在外放高利贷,只因为受到王夫人的一次询问,她便威吓下人:“从今倒要干几件刻薄事了”。她对于贾府的一班爷们儿,为功利需要可以驱使,为精力剩余可以玩弄,或加以羁縻,或收为鹰犬,玩于掌股,挥斥任由。她与贾母、王夫人共谋策划了“掉包”诡计,让宝钗“鸠占鹊巢”,彻底毁灭了宝黛爱情,最终导致了黛玉含恨而死、宝玉绝望出走的悲惨结局。王熙凤一生要强,大权在握,杀伐决断,压倒一切,用尽一切阴谋和手段,独断独行,不恤人言,不计后果,一味滥施权势,恃强凌弱,利己害人,“宁教我负人,不教人负我”,制造了一幕又一幕的人间悲剧。
总而言之,凤姐就是这样一个人:既美且才而又贪婪狠毒。她是一个复杂而又丰富、真实而又生动的真人、活人。是她那个时代孕育和培养出来的“罪恶的天才”。她的美与才给她的罪恶投上了一层光辉;她的恶德恶行难以使她变得百分之百的恶,因为她的恶难以掩盖她的优点。看到凤姐的所作所为,就不禁会联想到“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她们同样地美貌同样地贪婪同样地工于心计,不过凤姐更为中国化更为古董化罢了
微信搜索公众号【醉爱红楼(zui2honglou)】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1。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