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一直不容于世俗,称自己为槛外人。妙玉的判词写出了妙玉最终的结局并不好,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全部诗词有哪些
1.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 丝榆荚
2020-05-13
妙玉一直不容于世俗,称自己为槛外人。妙玉的判词写出了妙玉最终的结局并不好,一起来看看吧!
妙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此为妙玉的判词。妙玉虽入空门,然却恋着宝玉,最终被劫,也许就是佛家对她的惩罚吧。
[第七支·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甲戌侧批:妙卿实当得起。】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甲戌侧批:绝妙!曲文填词中不能多见。】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甲戌夹批:至语。】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一:洁
判词云:欲洁何曾洁
1,身体的洁:
妙玉爱干净,有洁癖,刘姥姥进大观园到栊翠庵喝了一口茶用过的成窑小盖钟,妙玉嫌脏就不要了。并不是她嫌弃 刘姥姥,而是她又洁癖,怕脏。遗憾的是最终她自己却被“脏”了,这是后话。正因为她又这个洁癖,所以他人都骂她,过洁世同嫌,终生为世难容。
2,佛家的洁:
佛家讲究“不洁不空”,意指六根不净,为情所困,这正是妙玉的写照。邢蚰烟是她的发小,家境贫寒,而妙玉毫不嫌弃,教她识字,在 红楼众生中唯一与邢蚰烟情如姐妹。这是一种跳出佛界的纯洁友情,充满了人性美。妙玉心中渴望自由和爱情,她钟情于宝玉,并芳心暗许,可惜“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3,心理的洁:
妙玉美丽聪颖,心性高洁,却遭人嫉恨,举世难容。她身居佛门,她想从此一尘不染,然而“欲洁何曾洁”“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这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最大的悲剧!
二:空
判词云:云空未必空
佛教讲空,人生无常、终须一死,一切皆空。所以佛门弟子参透终生,看淡生死,“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妙玉3岁入空门,深受佛门熏陶 ,自号“槛外人”,妙玉真的就能做到身处槛外,独善其身吗?
不能。
妙玉也是一个凡人,又正值青春妙龄,渴望爱情,有一颗少女思凡的春心。妙玉暗自钟情于宝玉,并芳心暗许。
宝玉过生日时,妙玉特意送来一张拜帖,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简单一句,然万种情丝,一切尽 在不言中。
妙玉用绿玉斗给宝玉斟茶并欲盖弥彰,欲说还羞,欲拒还迎地嘱咐宝玉:“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借用一句俗话“此处无银三百两” 。
宝玉观棋,妙玉 “心上一动,脸上一热”,借用一句宋词“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
妙玉春心暗动,将宝玉视为一生知音,暗许芳心,所以判词说她“云空未必空”。
三:玉
判词云:可怜金玉质
玉是高雅的,玉是纯洁的。妙玉就像是一块无暇的“美玉”。
1,其才如玉:
贾家仆人说她“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文墨也极通,经典也极熟,模 样又极好。” 文墨极通,模样又极好,妙玉可谓女人中的极品。黛玉和湘云到中秋在凹晶馆联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曲调已显悲意,此时妙玉救场了,续写中秋词,才气凸显,出语不凡,这几句续诗对理解妙玉这个人非常重要,(如果有空的话,我们专门另章探讨)脂砚斋评说“妙卿身世不凡,心性高深”,所以我们说妙玉其才如玉般高雅。
2,其性如玉:
妙玉茶道极精,对此《红楼梦》有多处描写,比如写她论品饮修道:“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 。”茶性清、和、淡、洁、韵、静,品茶可怡情、养性、修道。妙玉深谙此道,将她对生活的感悟,盛在茶杯里,一小杯,一小杯,细细的、慢慢的,品 出其中味。所以我们说她其性如玉般纯洁。
四:泥
判词云:终陷淖泥中
妙玉结局在金陵十二钗中是最悲惨的一个,她本性喜洁,最后却陷入最肮脏的泥淖。后四十回写她被贼人掳走,惨遭杀害。妙玉心性高洁, 贵为“美玉”“金玉”“无瑕白玉”,到头来却陷在最肮脏污秽的泥淖中,惨遭迫害玷污,命运最为悲惨。
妙玉本是苏州人氏,出身城市仕宦人家。因从小多病,不得已3岁在玄墓蟠香寺 出家,皈依佛门,带发修行。和邢蚰烟(贾赦妻邢妇人的侄女)是邻居,邢蚰烟家贫,住庙宇的房,妙玉曾教习邢蚰烟识字。妙玉17岁随师进京,18 岁因贾府为元春省亲而修建大观园,王夫人侫佛,被妙玉的佛学修为所折服,因而下帖请她进贾府,入住栊翠庵。同年冬,邢岫烟进贾府,与贾迎春同住。
微信搜索公众号【醉爱红楼(zui2honglou)】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1。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