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字存周,工部员外郎,贾母和贾代善之次子。自幼好读书,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惟失之于迂腐。他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人物,他孝顺贾母,亦想严厉管教子女;他想作好官
揭秘《红楼梦》中是谁告发了贾家
是谁告发了贾家 在《刘心武揭秘红楼梦》里,刘心武先生说秦可卿是废太子的女儿,这个我不敢肯定,但他说是贾元春告发
2020-09-13
贾政,字存周,工部员外郎,贾母和贾代善之次子。自幼好读书,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惟失之于迂腐。他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人物,他孝顺贾母,亦想严厉管教子女;他想作好官
后一个不孝的就是宝玉,不知道是借了玉的灵光还是贾母的聪明隔辈儿传,宝玉的聪明很非其它两个儿子可比,可惜不放半分力气到功课上,却把心思都花在了姐姐妹妹的胭脂膏子豆蔻花上了。虽然如此,他在大试之时却一举中了第七名,可见其聪明非同一般。只是宝玉就是宝玉,功成名就之时却出家断了尘缘并且一去缥缈无踪迹,从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来说,是为大不孝了,贾政虽然难过心痛,也只能以宝玉原本就是天界的神仙来安慰自己,只当白白疼了他一场,在一个父亲来说,这真是最大的伤害。
第三个不孝的便是贾兰的父亲贾珠。还没生下儿子便奔了黄泉,既不养父母又不养子女,虽然这并非为他所愿,但毕竟还是行不了孝心了,抛下孤儿寡母无人照看,反倒要父母操劳挂念,他的死,是生生给父母心上戳了一刀,好多年后的贾政及王夫人想起这个早逝的儿子还是颇为伤感。
三个儿子的消与灭,有毁于自行不义,有毁于天力,有毁于疾病,但总的来说,贾政虽然严于教子极爱面子,可怜到最后竟然也没有一个能给他争脸的。
亲人、友人、世俗人,家事、国事、体面事,娶妻不贤,官场不顺,养子不孝,可怜巍巍峨峨堂堂煌煌的贾府大男人贾政,一生做人,却没能做得一个成功的男人。
贾政偏爱黛玉远胜过宝钗。应该说,贾政虽然难免俗世之陋处,却不是个坏人,而且有着十分强烈的是非观念和正义观。他对于林黛玉的父亲、自己的妹夫林如海,是十分欣赏的。林黛玉进京前,林如海在向贾雨村托付时有过这样的描写:
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但请放心。弟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
雨村一面打恭,谢不释口,一面又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只怕晚生草率,不敢骤然入都干渎。”
如海笑道:“若论舍亲,与尊兄犹系同谱,乃荣公之孙: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名赦,字恩侯;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
“(贾政)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书烦托。”看得出来,林如海对于贾政的评价很高,也说明了林如海和贾政的关系很不错。评论界也有过“贾政、林如海实为一人”之说,意思说这两人的根基品性爱好都极为相似。为了能让黛玉进京并在贾家常住,不得不写林如海亡故,于是便在贾政的身上隐写了林如海。贾政欣赏贾雨村的才华,可见也是个重文采之人,以林如海这样的读书人品格,贾政更应该是极为欣赏的。而林如海的女儿林黛玉,既是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才女,又是自己的外甥女,贾政不可能不十分爱护。在宝黛二人读西厢一段文字中,宝玉惹急了黛玉,黛玉半羞半恼半撒娇地声称要向舅舅贾政去告状。虽然贾政是宝玉的父亲,是宝玉最害怕的长辈,但从林黛玉动不动搬出舅舅贾政来做救兵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贾政和林黛玉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一个年轻女孩子,肯定不会把自己讨厌或是害怕的人搬来做救兵,这是个正常的心理惯性。
另外在第七十六回中,对大观园中的两处景点凸碧堂和凹晶馆,林黛玉曾对史湘云说过这样的话:“实和你说罢,这两个字还是我拟的呢。因那年试宝玉,因他拟了几处,也有存的,也有删改的,也有尚未拟的。这是后来我们大家把这没有名色的也都拟出来了,注了出处,写了这房屋的坐落,一并带进去,与大姐姐瞧了。他又带出来,命给舅舅(瞧过。谁知舅舅)倒喜欢起来,又说:‘早知这样,那日该就叫他姐妹一并拟了,岂不有趣。’所以凡我拟的,一字不改都用了”
通篇看来,贾政这个人物就是个不苟言笑的老古板,从未见他有过什么高兴的事情,就连女儿当了贵妃这样的大喜事,书中也没有描写他有多么“喜欢”。可在这里看了林黛玉所拟的两个景点名称却“喜欢起来”。要知道这项任务本应该是宝玉来完成的,宝玉才疏,由黛玉暗中代劳,作为父亲,贾政知道后不仅没有责怪,反而很高兴,甚至后悔“那日该就叫他姐妹一并拟了”,还命令凡黛玉拟的额联都一字不改,全部用了,足见对于这个外甥女的疼爱程度。
贾政这个人经历了多年的官场宦海沉浮,已经变得俗气世故了。但这个人本身不仅不坏,还一心追求高雅学问。对宝玉不断地责骂教训也是为了能让儿子更求上进,不要一天到晚混迹于女人堆,荒废了学业,对于一个父亲,这不是不可以理解的。书中关于贾政对贾雨村的人品评价并没有涉及,但对于他的才华,贾政是十分肯定的。当然,贾雨村也的确是有些不同凡响的才华,虽然人品确实存在问题。但对于一个钟爱读书人的贾政而言,学问也许是大过一切的。所以,林家父女无论如何,都能够博得贾政的好感。
但薛氏一家不同。薛家一出场就是因为薛蟠惹上了人命官司,打死了人,要靠贾家出面调停。宝钗虽然争气,但摊上薛蟠这么一个“呆霸王”哥哥,成日只会惹事,如果跟他们结了亲,今后必定是麻烦不断,官司缠身。贾政作为一个颇具正义感的官员,其实十分不愿意结上这样的亲戚。更重要的是,薛氏一家是王夫人的至亲,贾政素来讨厌王夫人,对王夫人的亲戚也不会有好感。所以,书中凡写道贾政和宝钗有接触的地方,总是会写出贾政的反感或是不良情绪。以此来看,王夫人和薛姨妈所盼望的金玉良缘,贾政是没有任何理由支持的。对于宝玉的婚事,贾政明显是倒向贾母一边的。所以,赵姨娘断然不会去贾政面前吹“金玉良缘”的枕边风,否则就是找骂了!
当然,作为薛姨妈的姐姐,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在这件事情上的立场还是最为尴尬的:自己明明不中意林黛玉,却又没有办法。对于一个母亲而言,娶了媳妇的儿子就等于一半儿的归属权属于了另外一个女人了,而如果那个女人与自己不合,那就等于是失去了整个的儿子了!
另外,王夫人和贾政的关系向来不和,贾政一次次如此严厉地教训宝玉,很大一个缘由是因为宝玉是王夫人生的孩子,他的身上遗传了很多与王夫人相似的东西,一看到宝玉就会想到王夫人,这是最让贾政所不能够容忍的!其实,贾政并不是个不讲亲情道理的父亲,像贾环那样龌龊的儿子也从来没见他这个做父亲的有过什么厌弃和打骂,相反对于出色的宝玉却有些不近人情。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孩子母亲的问题!
王夫人其实也很明白地意识到了这一点:自己已经失去了丈夫的心,所以全部希望都放在儿子身上,如果他真能顺着母亲,那将来自己还能有个依靠,如果连儿子都不偏向自己了,那王夫人就真的成孤家寡人了!不用说,林黛玉明显就是贾母那边的人,宝玉从小是跟着贾母长大的,对于祖母的感情比对她这个母亲还要深厚,这一点王夫人一直耿耿于怀!所以,选宝钗还是选黛玉,不光是儿媳妇的问题,更关系到自己的终身依靠!即便日后王夫人对林黛玉痛下“杀手”,作为读者,也应该充分理解,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王夫人亦不能免俗!
微信搜索公众号【醉爱红楼(zui2honglou)】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1。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