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贾政是个怎样的人(2)

【导语】:

贾政,字存周,工部员外郎,贾母和贾代善之次子。自幼好读书,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惟失之于迂腐。他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人物,他孝顺贾母,亦想严厉管教子女;他想作好官

  当然贾政也有调查不明之过。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中,有一种强烈的理性精神,支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它在生活中处处强调人伦物理的井然有序,以及个人对这种井然有序应担负的责任,而对个人的正常需要往往重视不够。在古代,家训也以“严”出名。贾政之对待宝玉的方式,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意识。自私是人的天性,虽然一般人都有私心,但作为人还应该合理克制这种私心,而中国人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更有讲究。中国人在“小我”与“大我”关系处理上,往往会选择小我服从大我,因公而忘私。中国人又很讲究奉献精神,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又往往会选择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贾政虽然爱宝玉(所谓虎毒不食子,更何况人),但在个人爱子之心与家族利益(宝玉很可能是败家子)发生矛盾时,又毫不犹豫(也许有过激烈的心理斗争)选择了以家族利益为重。

  《红楼梦》里的贾政,作为贾宝玉的父亲,也算是比较重要的男性角色之一,却很少有评论涉及。在有所涉及的评论中,通常都是被嗤之以鼻的“反派角色”——一腐儒尔。其实,贾政是封建制度培养出的样板性“正人君子”,当然也是堪“补苍天”的人才——虽说实际的才干比较平平,却并不如何腐儒;且在书中可说是“位高权重”的人物,行事做为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是爱好红学者不应当轻易避开不谈的人物。

  贾政的性格特征,在一则其自制的灯谜里有简约的说明: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以“砚台”来状况贾政甚为贴切。第一句说的是他总以封建社会的高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第二句是说他的行为做事难免僵硬,这从他的父子关系上看的很清楚;第三句是说他为人比较矜持,寡言少语;第四句是说他的能量。譬如:其内兄林如海托他一美言,贾雨村就能够很快起复委用;猜灯迷时他一暗道“不祥”,薛宝钗等果然就“恩爱夫妻不到头”——如他所料,“这些孩子恐怕皆非富寿之人”…… 有道是“人贵有自知之明”,贾政正是难得在颇为自知。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里,贾政自称愚鲁,不善吟情文字,准备与众清客先商量着拟了,再请贾雨村来定夺——按书里已经显示的,贾雨村“才干尤长”,吟咏亦甚为不俗,即兴赋诗也算他的拿手好戏——这在第一回里便有所交代。是故,向雨村请教,颇有道理。然而,众人却“笑道:‘老爷今日一拟定佳,何必又等雨村。’贾政笑道:‘你们不知,我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如今上了年纪,且案牍劳顿,于这怡情悦性文章上更生疏了。纵拟了出来,不免迂腐古板,反不能使花柳园亭生色,倘不妥协,反没意思。’”正可见其自知的很,并不为清客们的马屁所动。对照那个时代的儒生,大都“迂腐古板”而不自知,贾政着实高明多了。

  贾政于贾宝玉是所谓的“严父”,对宝玉十分严厉,要求严格到几近苟刻。但他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并无良策。面对史太君对孙子的溺爱,多半只有干着急的份,或者想着采取矫枉过正的方法,便有意不给儿子好脸色看,真正难得有好声气,却也可见其性情尚率真。在尽孝与教子的矛盾中,贾政则适应当世的道德规范,只得以孝为先了。糟糕的是,父子的关系几乎变异为猫和老鼠的关系。做父亲的最吝啬的竟然就是鼓励孩子,简直是在开教育的玩笑——总是斥责斥责再斥责。分明应当好好夸赞的时候,最好的评价仍逃不过是批评的方式:“也难为他了,就是不肯读书!”——这也算夸赞吗?

  贾政系工部员外郎,也曾经放为学差。其人方正为身,为官颇欲正直清廉,而缘于能力有限,所谓“不好俗务”,终究为手下所趁。这在放学差等回里有所提及。

  贾政平时喜好读书和清谈,周围颇多清客相公之流,以助谈兴。为人颇为爱才有加。那些清客相公和他关系够深密的,却始终没见他做过推荐,显见得他不是胡乱推荐人的。但他对妹夫林如海却甚为重视——人家可是探花郎呢。是故,对妹夫推荐的贾雨村,立即爱屋及乌的重视,见面考察果然赏识有加,做了力荐。

  《红楼梦》贾府之中男人堆儿里,除宝玉被诉诸最多笔墨之外,贾政的出场频率便属其次了,不管是宝玉挨打受骂还是被提问作业,每个场景是定然少不了贾政这个老爹的份的。但是贾政作为荣国府的一家之主大男人,虽然有挥斥一方的大权号令,却也并非处处遂愿的,可怜男人贾政的可怜之处在如下几点:

  其一、娶了个木头一样(贾母言)的呆老婆王夫人,又纳了个阴险狡诈歹毒的小妾赵姨娘。

  说到骨子里,贾政也是个有点浪漫主义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在那大观园初造之后附庸风雅的请了一班子糟粕文人去逐门逐石的题联题字,不会每每为逗贾母一乐而让宝玉贾兰等吟诗作对,不会在众人之前经常提出宝玉来让他一露才华而口中斥责心内自喜。他的浪漫大多也是继承于贾母,老太太年纪虽然大心却不老,每每与小丫头们猜拳划令思维灵巧的取乐子,对人的观察更是入木三分,只是贾政未能把她的聪明基因多传承一些来,以至于后来为下人所欺,外人所累,差点不得自保。而贾政虽然有着浪漫的本性,可惜生不逢时,身上又被赋予了太多的束缚,他是不能够也不可能躺在贾母宠爱的怀抱里象宝玉一样的随心所欲的,他需要维护他作为一个有身份的朝庭命官的虚伪正经面目,需要支撑一个一家之主的大架子,需要在媚俗之人中搞好官场交际。所以他绝对不可以有些许放荡形骸之举落人口实,因此即使他尚存着那么一点子诗心,也只能在宝玉贾兰身上去略一体现采摘了,也更因为如此,他分外不喜欢那个形容萎缩,不能诗、不善言的庶出儿子贾环。

  说起贾环,便不能不提一提贾环的母亲赵姨娘,赵姨娘虽然是贾府中最为阴险刻薄奸损的小人(作者让她死于非命受尽折磨不得善终,也不过是加了人为思想,因为现实生活中这类小人很少象书中所写的行为败露千人指骂,反而这种小人一般还是活得比较滋润的),贾府中人个个都不喜欢她,甚至连她自己的亲生女儿探春,都不肯敷衍她一声,但是她毕竟是贾政的小老婆,作为贾政,纳这么一房妾,不知道是贾母的主意还是贾政以前自己眼拙,反正儿子女儿都生了,就不能当这个老婆不存在,又不能跟其它小丫头一样的撵了出去配个小子完事,只好忍受这个老婆作孽折腾,唯可怜贾政命苦了。

  其二、官场不顺,屡屡遭折,没有管理天才。而贾政官场不顺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他,其中有门人作怪的,也有受亲戚牵连的,总之来说贾政在官员之中特别是对比当今的官员们,他还属于一个老实人,在个人来说,他也算是个好人,不仅对迎春的出嫁很惋惜并且对贾赦力谏,只是最终未能凑效,不象贾赦一样的置自己女儿的命运于不顾,致使迎春命丧黄泉。一事可见一斑,虽然他打宝玉,也是为了宝玉好,试想就算如今的父母又有哪个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此心还是可鉴的。后来贾政的门人贪污乱来,他自己也并没有些许的不端,倒是老老实实行事,勤勤恳恳做人,处处小心谨慎,而且因此还落得下人的怨恨和离弃。放外任时候不但没有给贾府挣来什么额外收入,反而每每从家里找贴补,只有那些跟随的下人们家属倒是衣着日渐光鲜,而贾府却日渐亏空。

  贾政的老实造成了他的祸患,但后来也救了他,毕竟他为人处世的那种愚忠愚孝愚谦逊还是感动了北静王一干人,并为此保举了他官复原职。

  与他相比,贾府中比他有心计的人就多了去了,第一个贾母,若不是老太太尚计算着留了几个救命钱,贾姓两府也就亡于那次抄家了,且贾母善于用人,在管家理财中,是为大聪明也。第二个王凤姐,大事小事刻薄事,都能行得,大人小人家外人,都能管得,可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贾政的降职,她也脱不了干系,王凤姐之聪明,是为小女人的小聪明。贾政无能,怨不得天,尤不得人,只能可怜他自己继承IQ太低,心眼太少了。

  其三、养子均不孝。首先一个不孝的就是贾环,不但行容体态萎缩上不得大雅之堂,且行事极肖其母,阴险又恶俗,虽然贾环也想讨好自己的父亲,可惜每每不得脸。他的凶心和劣行也最终导致自己无人理睬陷入毫无发展前途的境地。
  微信搜索公众号【醉爱红楼(zui2honglou)】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1。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

红楼一梦

热门推荐
红楼一梦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作品人物网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 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
投稿邮箱112233@qq.com
红楼一梦vrrw.net 版权所有 2016-2018 ICP证:鄂ICP备xxxxxx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