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为什么要有甄宝玉这个人物?

【导语】:

熟悉《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这两个宝玉,一个是贾(假)宝玉,一个是甄(真)宝玉。关于这两个宝玉,红学大家胡适认为:《红楼梦》是一部隐去真事的自叙:里面的甄、贾两宝玉,即

  熟悉《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这两个“宝玉”,一个是贾(假)宝玉,一个是甄(真)宝玉。关于这两个宝玉,红学大家胡适认为:“《红楼梦》是一部隐去真事的自叙:里面的甄、贾两宝玉,即是曹雪芹自己的化身。”这个判断很到位,但不充分,也不详细,今天说说这一点。

  这两个宝玉当然都以作者曹雪芹为生活原型,贾宝玉侧重虚构,甄宝玉侧重写实。因为在《红楼梦》中,衔着通灵宝玉出生的是贾宝玉,不是甄宝玉,书中着力描绘的“木石前盟”,其中一方是石,石自然是假宝玉,也就是贾宝玉,不是真宝玉(甄宝玉);两个宝玉都做梦,甄宝玉的梦境没有所谓的一僧一道的神道点化,也没有甄士隐、贾雨村见证,梦里的那座庙也不是太虚幻境或者真如福地,也就是说,这个甄(真)宝玉无神话来历,是实实在在的。

  甄宝玉跟贾宝玉在《红楼梦》中的出场都不直接,又都在小说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宝玉出自冷子兴之口,甄宝玉出自贾雨村之口。显然,这是曹雪芹用心地安排,他故意让这一对人物“成对儿”出现。

  俞平伯在《红楼梦辨》中说:“甄宝玉自然是宝玉的影子,并非实有其人;但何必设这样一个若有若无的人,这不但我们不解,即从前人也以为不可解。”似乎甄宝玉变得可有可无,但实质上,如果要认真钻研《红楼梦》,往深处理解曹雪芹的写作初衷,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甄宝玉是个十分重要、十分关紧的人物形象

  甄宝玉是小说中贾宝玉的人物镜像

  甄宝玉与贾宝玉是“成对儿”出现的人物形象,比如:

  小说中的贾宝玉淘气,亲近女儿,讨厌男子。他的著名语录是:“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小说中的甄宝玉也淘气,他的著名语录是:“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甚至还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贾雨村口中的甄宝玉被父亲“下死笞楚”,小说的后续就安排了贾宝玉被贾政暴打的情节。甄宝玉“祖母溺爱不明”,贾宝玉也是祖母的溺爱得不成样子……

  无论怎样看,包括后续甄宝玉相关的故事情节,都无处不证明,甄宝玉就是贾宝玉的镜像,甚至曹雪芹还怕读者不清楚这一点,在五十六回又借袭人之口说:“那是你梦迷了。你揉眼细瞧,是镜子里照的你的影儿。”又让麝月更进一步解释说:”自然先躺下照着影儿玩来着,一时合上眼,自然是胡梦颠倒的;不然,如何看着自己叫起自己的名字?“

  所以,贾宝玉与甄宝玉,是镜内镜外,亦真亦假,如梦似幻的“一对儿”镜子内外的人物。甚至,甄宝玉最后议李绮,而李绮进入甄府的世界,充当的是宝钗一般的角色。李绮是谁,她是李纹的妹妹,李纨的堂妹,是李纨的寡婶之女。现实与虚拟世界又一次打通,亦真亦假,似真又如幻。

  微信搜索公众号【醉爱红楼(zui2honglou)】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1。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

红楼一梦

热门推荐
红楼一梦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作品人物网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 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
投稿邮箱112233@qq.com
红楼一梦vrrw.net 版权所有 2016-2018 ICP证:鄂ICP备xxxxxx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