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曾在《白海棠》中道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在这里,他是把宝钗比作贵妃,而把黛玉比作西子的。说黛玉玉为魂,是为了表达其美在于内质。本文意在回归文本,深入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什么要拒绝宝玉的表白?
因为那个时候,男女之间是不可以有自由恋爱的,儿女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有真爱,也是不能说出口的,一旦说
2020-07-06
宝玉曾在《白海棠》中道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在这里,他是把宝钗比作贵妃,而把黛玉比作西子的。说黛玉玉为魂,是为了表达其美在于内质。本文意在回归文本,深入
五、悲剧美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婚恋情爱小说所占比重一直不小。在这些文学作品的情节安排中,虽然亦多有曲折悲苦,但结局常以大团圆、大富贵的喜剧收场。只有《红楼梦》一反俗套,确定了彻底的悲剧题旨。所谓“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莫不预示小说所写,尽皆悲剧。“金陵十二钗”皆在“薄命司”中,自古红颜多薄命,而黛玉恰十二钗之首。所以,《红楼梦》既是林黛玉的颂歌,又是林黛玉的悲歌。作者在把黛玉刻画成为作品中才貌最为出众的人物的同时,也把她塑造成全书悲剧的典型。红学评点派学者涂瀛说:“林黛玉人品才情,为红楼梦最,物色有在矣。乃不得于姊妹,不得于舅母,并不得于外祖母,所谓曲高和寡者,是耶非耶?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其势然也。’于是乎黛玉死矣。”在封建社会,特别是在封建末世,一个具有主体观念和主体意识的女人,一个对封建旧婚恋制度具有反叛思想的人,都是绝对不容许生存的,等待她的命运只有一种:毁灭。林黛玉华美孤傲的生和哀艳凄绝的死正体现了这一悲剧的命运。
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又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可见无价值的东西的毁灭并不是悲剧。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才是悲剧。越有价值、越美的东西的被毁灭,其悲剧的力量也就越大。一个封建社会中的女人,如果她只是玩物,是繁衍后代的工具,那么她的毁灭顶多博得人们的几声叹息,一番惆怅;如果内心亦很丑陋,那么她的毁灭自然是咎由自取。《红楼梦》的悲剧之所以特别震撼人心,就因为它充分写出了被毁灭的女性的美和价值。
林黛玉短暂的一生,像她所葬之落花,飘落在了人生的凄风苦雨之中。她执着追求的爱情,最终只成了虚话。因为在她的身上重压着太厚的历史层岩,黛玉令人扼腕叹息的爱情悲剧其实正是人世间的一些具有主体意识的女子婚恋命运的实际写照。
然而,黛玉成为悲剧典型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笔者查阅资料总结出大致有下面几种说法:
一:与封建势力利益相冲突。(陶文鹏等,《新编中国文学史》,1989年,第374页)这并不是一个很准确的说法。其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在现实中并不是不可调和的,而且贾母是一直倾向于二玉的结合的。这在前八十回是比较明显的。
二:不合妇德标准。“语无忌惮,口舌招尤。光芒过露,恃才傲物。”(梅苑,《红楼梦重要女性》,1967年,第45页)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失偏颇的。一方面,作者赋予黛玉的骄傲与才华完全是带有褒义色彩的。黛玉即使有“语无忌惮”也多是与园中的同辈姐妹嬉闹时才有的。你何曾见过她在长辈面前有一点的不恭敬?这样批评一个有教养的大家闺秀,显然是有违作者初衷的。
三:慧眼无珠,错认知己。(同上)这种观点意在指出黛玉爱错了人。显然,这种观点是有违作者初衷的。试想,宝玉如果真是个满眼功名利禄之人,黛玉还会与他亲近吗?一个曾经连北静王赐予之物都丢掉,厌弃它是被男人浊臭之物的女子,又怎能容得那样的男子走入她的生命!黛玉的才情与美丽、清高与骄傲决定了她只会钟情于一个宝玉。
那么,黛玉的悲剧究竟是因为什么呢?我们可以用王维画论中的一句话来解释中国古代作家的创作方法。那就是,“意存笔先”。由此可知,黛玉悲剧是作者预先设定好的。所谓“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不论是多么优秀的女性,作者都已经事先设定好了她们悲剧的结局。无论黛玉或者宝钗,都会是殊途同归的悲剧结局。
尽管黛玉情与爱是命定的悲剧,但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从没有一个女性角色像林黛玉那样有如此强烈的自尊心,以及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和爱情的信念。她的出现像一道曙光,虽然不能像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想那样给人成型的理论,但黛玉对情九死不悔的追求表现出一个觉醒的女性对生命个体的高度重视,反映了她对封建伦理某种叛逆和超越。她的美照亮了很多黑暗中妇女的心灵,她们陶醉于林黛玉坚定、高洁的灵魂,跟她共同经历那些爱与恨。然而,这种美却过早的夭折了。它的毁灭,让所有陶醉于林黛玉之美的人感到了深切的痛心。但与此同时,她的美与精神也成为了一粒火种,深深地埋在了中国这片孕育新生的土地里以及每个追求美与信仰的人心中。这就是林黛玉这个形象的悲剧意义,也是作者所追求的的至美之所在。
微信搜索公众号【醉爱红楼(zui2honglou)】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1。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