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母人物形象分析如何体现

【导语】:

贾母形象分析 贾母形象:贾母是红楼梦中重要的人物形象,是我国古典小说中较为少见的塑造成功的祖母形象。她出身高贵,有很高的美学修养,对饮食、艺术等有着独特的认识;她阅历丰

  贾母形象分析

  贾母形象:贾母是红楼梦中重要的人物形象,是我国古典小说中较为少见的塑造成功的祖母形象。她出身高贵,有很高的美学修养,对饮食、艺术等有着独特的认识;她阅历丰富,处事成熟,为家族利益时时操心,对家族事务事事安排妥当。她身处贾府至高地位,儿孙满堂,却也有着难以言说的烦恼。

  《红楼梦》中关于贾母的描写颇多,但是其人物形象的主题色彩并不是很复杂的,主要还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大家长的形象。贾母在《红楼梦》中可以说是见证了贾府的兴盛到衰亡的整个过程,因而她的身上也有很强的沧桑感。关于贾母人物分析,一直以来都不在少数。  贾母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女人,在贾母出嫁之前,贾母是金陵世家世史家中的千金小姐,可以说是贾母的生活得便是极好的,从最初的重孙媳妇一直慢慢成为贾府中最高的权利拥有者。可以说贾母能够成为最后的贾府统治者,只能是靠着自己的精明才干,一步一步走到了权利的最顶峰。贾母在《红楼梦》中的描写是极为的精巧的,在小说中,贾母虽然是十分年迈的,并且年龄已经是七八十岁了,可以说是已经到了风烛残年,但是贾母依旧心中挂念着贾府中的子孙的前途命运。  贾母虽然在小说《红楼梦》中的描写是不管家的,但是贾母却依然是贾府中的最高权力拥有者,并且时时刻刻都在贾府中扮演着能够统领全局的作用,可以说贾母虽然年老,但是依然有着威慑力。贾母同时也是贾府中一个虽然年老但是很会享乐的人,贾母对于贾府中的儿孙的玩了是很看得开的,并不给予太多的干涉。  总体而言贾母是一个端厚和善的老人,贾母的身上有着很多在当时难能可贵的品质,在一些决策点上面都能够给予很准确有用的指示。通常而言,对于贾母人物分析都是较为客观的,鲜有反常的看法。

  贾母形象如何体现

  首先,贾母有大慈悲心肠。

  在小说里,我们随处可见贾母对于那些小厮小丫头的疼爱。随便举个例子,清虚观打醮,一个小道士因剪烛花,在贾母等一干人进来的时候躲避不及,再加上惊慌害怕,撞在了王熙凤的身上,被王一巴掌打得满地乱滚,而众人也都叫喊着要收拾这个不懂规矩的小道士。这时,“贾母听说,忙道:‘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那里见的这个势派。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见的,他老子娘岂不疼的慌?’说着,便叫贾珍去好生带了来。贾珍只得去拉了那孩子来。那孩子还一手拿着蜡剪,跪在地下乱战。贾母命贾珍拉起来,叫他别怕。问他几岁了。那孩子通说不出话来。贾母还说‘可怜见的’,又向贾珍道:‘珍哥儿,带他去罢。给他些钱买果子吃,别叫人难为了他。’”即便是对这样一个素昧平生、微不足道的小道士,贾母也如此悲悯,难怪贾府的小姐们甚至丫鬟、戏子们都会得到善待,这和贾母的慈悲心肠是大有关系的。

  其次,贾母是个唯美主义者。

  老太太懂美,欣赏美,也喜欢美,因此,但凡长得清秀端庄美丽的孩子,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老太太都非常喜欢。男的比如宝玉、秦钟,女的比如黛玉、宝钗、宝琴、邢岫烟等等,都因为长得美而得到老太太的宠爱。

  第三,贾母懂得珍惜女孩儿。

  贾母虽然生在一个男权的社会,但她并不因此发生马克思所谓的“社会的异化”,成为鄙视女性的女性,按照女权主义的观点,这是女人最大的悲哀。贾母不是这样,相反,她凭借自己尊贵的地位,尽量多的疼爱女孩子。因她“极爱孙女”,便把迎春、探春以及惜春三个孙女都要过来跟自己住,而以前元春未入宫以前也是跟贾母一块过的。还有后来因母亲亡故而被贾母接过来的黛玉,还有因父母早亡遭受叔叔婶婶折磨的史湘云,以及薛宝钗、薛宝琴、邢岫烟等等,都得到过贾母的关照和呵护。如果说贾宝玉的“女儿至上论”有渊源的话,渊源就在贾母这里。也许,宝玉的思想就是在祖母的熏陶影响以及与祖母身边的女儿的交往中形成的。

  第四,贾母疾恶如仇。

  贾赦看上了贾母的贴身大丫鬟鸳鸯,想尽千方百计要达到目的,被贾母知道,臭骂了一顿。她宁愿为了个丫头,也敢于得罪自己的大儿子,表现出一种正义凛然的风骨。而这其中,她最不满意的就是贾赦贪得无厌,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好色,娶了一个又一个;以及自私不孝,只想着满足自己的性欲,而根本不管母亲有无妥帖的人照顾等等。贾母对于这些恶劣品质的极度反感都被鲜明的表现了出来。与为了一点私利来劝说的鸳鸯的嫂子以及主动帮自己丈夫找小老婆的邢夫人相比,贾母的人格显得相当的高贵和刚直。

  第五,贾母重感情。

  他疼爱宝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宝玉很像他的爷爷,也就是贾母的丈夫。在清虚观打醮一节,张道士说宝玉象他爷爷,“贾母听说,也由不得满脸泪痕,说道:‘正是呢,我养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像他爷爷。’”说到丈夫就满脸泪痕,说明贾母和丈夫感情很深。而她疼爱宝玉也是因为这个孙子依稀有丈夫的影子,能够使她得到安慰。还有,她之所以如此宠黛玉,也是因为“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所以她要守着黛玉,就仿佛是守着她疼爱的小女儿贾敏一样。鸳鸯服侍贾母多年,日久生情,老太太就再也离不开她,甚至为此和不孝的儿子贾赦翻脸。

  第六,贾母见不得恃强凌弱。

  上面所说的对小道士的悲悯、拒绝贾赦纳鸳鸯为妾的要求甚至包括对女孩子的偏爱,都表现出贾母同情弱者的一面。而这种性格,集中体现为贾母挫败王夫人和薛姨妈等人的“金玉良缘”的阴谋。因为,这是一人数众多、势力强大的集团在算计一个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的女孩子林黛玉的阴谋,贾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即便是得罪皇妃也在所不惜,伸出温暖的羽翼,为自己苦命的外孙女提供一片安宁的天空。

  这些品质,即便是一个须眉男子也未必能够同时具有。在我看来,正是因为贾母具有上述难得的品质,使她在贾府拥有极高的威望。而且,贾府之所以能够形成自宁荣二公以来皆宽柔以待下人的风气,也跟贾母大有关系。而她之所以敢于违逆皇妃贾元春,也正是因为这个孙女,“自幼亦系贾母教养”,“且同随祖母,刻未暂离”,贾府上下,只有老太太有这个底气敢跟作为皇妃的孙女较劲。

  微信搜索公众号【醉爱红楼(zui2honglou)】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1。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

红楼一梦

热门推荐
红楼一梦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作品人物网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 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
投稿邮箱112233@qq.com
红楼一梦vrrw.net 版权所有 2016-2018 ICP证:鄂ICP备xxxxxx号